拓诊首页>卫生资讯> 中医 > 中医保健 > 高磷血症的中医治疗

高磷血症的中医治疗

来源:中医中药网     发表于:2020-05-15 11:21   1625 次阅读 

“seo标题”图片来源:pixabay

正常人由于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抑制肾小管再吸收磷,且两者在肠、骨、肾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因此血磷维持在正常水平而不易上升。但在肾功能衰竭排磷困难、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细胞损坏后磷转移入血、维生素D过量和摄入过多等情况下可发生本症。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沉积变化、维生素D代谢障碍、肾性骨病的重要因素,与冠状动脉、心瓣膜钙化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新型的磷结合剂镧制剂,能有效降低血清磷水平,并不引起继发骨损害和高钙血症,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磷结合剂,尤其适用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

病因

正常人由于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抑制肾小管再吸收磷,且两者在肠、骨、肾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因此血磷维持在正常水平而不易上升。但在肾功能衰竭排磷困难、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细胞损坏后磷转移入血、维生素D过量和摄入过多等情况下可发生本症。分述如下。

1.肾功能衰竭排磷困难:见于多种原因的肾小球过滤率减至30ml/min以下时,血磷潴留而上升,常伴氮质血症或尿毒症与酸中毒。

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尿磷回吸收增多,血磷常增高而血钙降低。

3.细胞损坏后磷转移入血:见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细胞破损如高热、中毒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常伴细胞分解代谢亢进与崩解,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瘤,白血病化疗时由于细胞崩解而磷逸出至血循环。

4.维生素D过量:由于肠及肾小管吸收钙磷增加、骨动员钙磷入血可引致血磷和血钙升高。

5.摄入与肠道吸收过多:见于婴儿喂以牛乳时,由于牛乳中磷钙含量远较人乳为高(牛乳含磷940mg/L钙1220mg/L;人乳仅含磷150mg/L及钙340mg/L),故婴儿血磷可达2.3mmol/L。成人口服磷酸钾或维生素D时亦因吸收过多而致病。

常用药物

①铝制剂:氢氧化铝凝胶可在肠道内和磷结合,但可致便秘,长期用药可致铝蓄积中毒

②钙制剂:碳酸钙:该药价廉,含钙成分高达40%,易耐受,疗效确切,但易致高钙血症及血管、关节周围钙化;醋酸钙:是碳酸钙的改良剂型,按每吸收钙量和结合磷的效果计算,醋酸钙大于碳酸钙1倍。但也可发生高钙血症。

③镁制剂:醋酸镁口服可将血磷浓度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也不会发生高镁血症,但大剂量镁盐可致腹泻。再次是透析方法,透析方法消除磷并不理想也需口服磷结合剂,每次血透能除去磷32.5毫摩尔(1.006克);腹透每天能清除磷9.9±0.7毫摩尔。

新的高磷血症治疗方案

由于钙盐、铝制剂等常用磷结合剂疗效及副作用的限制,高磷血症仍然是引起透析病人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使用新的治疗方法有效地降低透析病人的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理想的磷结合剂在结合磷时应不干扰钙的代谢,不引起转移性钙化,或不增加铝负荷。新研制的无钙无铝的磷结合剂有多聚盐酸丙烯胺,是一种不吸收的聚合物]、次氯酸镧、8水氯化锆及氢氧化镁,据称克服了现在常用磷结合剂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后可能对慢性肾衰高磷血症的治疗有一定改进,但这些新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后才能作出评价。

中医药治疗高磷血症中医治疗CRF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CRF进展,防治并发症,对降磷方面也有独特的认识。

含碳酸钙的降磷中药 海缥峭(乌贼骨)是海洋动物金乌贼、针乌贼或无针乌贼的内壳,其性咸、涩、微温,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敛疮等作用,临床应用于吐酸胃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研末服用剂量,1.5一3. 0 g。因海缥峭的碳酸钙含量在90%以上,因此经粉碎后口服可结合食物中的磷从而达到降磷的作用,治疗结束停药后症状消失。 另外,单纯的碳酸钙降磷容易出现便秘和胃肠道反应,而患者服用海缥峭不适反应相对较少。,因此海缥峭可作为碳酸钙的替代品用于CRF患者血磷的控制。其他如海浮石、龙骨、牡砺等含碳酸钙为主的中药,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

(1) 宣肺利水: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给以风水汤:常用药物有麻黄10克,生石膏20克,生姜10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桑白皮12克,双花30克,连翘20克,薄荷12克,前胡12克,赤小豆30克,姜皮10克,冬瓜皮12克, 泽泻12克,白茅根30克,益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服。麻黄丸、八正丸口服。

(2) 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给以化湿汤:常用药物有党参30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12克,桂枝12克,桑白皮15克,大腹皮15克,生姜皮12克,陈皮12克,茯苓皮12克,冬瓜皮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3) 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给以健脾利水汤:常用药物有:党参30克,黄芪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附子10克,干姜12克,厚朴12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大腹皮12克,木瓜15克,草果12克,猪苓12克,泽泻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建中丸、五淋丸口服。

(4) 温肾利水:适用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惨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温肾利水汤:常用药物有附子10克,肉桂10克,吴茱萸12克,补骨脂15克,沙苑子12克,覆盆子15克,菟丝子20克,姜黄12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熟地20克,丹皮12克,泽泻12克,山药30克,山萸肉12克,茅根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桂附丸、清浊丸口服。(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返回拓诊卫生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快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