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诊首页>卫生资讯> 精神 > 人心的十六种伪装

人心的十六种伪装

来源:网络     发表于:2021-06-09 10:21   4612 次阅读 

人心的十六种伪装_拓诊卫生资讯.jpg

图片来自于高图网

各位贤友,晚上好:今天我们将要讲的,是关于人心当中所显现出来的十六种假装或十六种伪装,这些伪装可以说是一般人经常会出现的,特别是对于修行的人或出家人会出现这些伪装。 

 

第一种是“以贪爱假装成慈爱”,用慈爱来去掩饰伪装贪爱。

慈爱和贪爱都是爱,它们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希望对方好,希望对方快乐,能够给对方带来帮助。但是它们也有本质的区别。 

区别在于:贪爱是自私的,贪爱的目的是为了要占有对方,甚至要征服对方;贪爱是有条件的。相对比起慈爱来说,慈爱是无条件的;慈爱只是付出且不需求回报;它不以占有、拥有对方为目的。因此,贪爱只会带来痛苦,但是慈爱往往会带来快乐。 

所以,有些人为了要达到追求异性,去吸引对方,甚至是占有对方,他会假装成慈爱去关心她、关怀她。有句话叫:“无事献殷懃,非奸即盗。”就是说当一个人向你献殷懃的时候,很可能他有不良的动机。 

 

第二种是“悲伤假装成悲悯”。

悲伤和悲悯都是“悲”,但是它们也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悲伤和悲悯的所缘(目标)都一样,是面对着痛苦的事情,不愉快,不幸的事。 

但是,悲伤是含着忧受的,它表现为内心的忧伤、悲哀。而悲悯,虽然也是面对着不幸,但它是希望对方尽快脱离痛苦,尽快解脱不幸。然而,有时候悲悯过度,或不恰当的悲悯,会变成悲伤。

就好像有些人去探望病人,或者说有些人勘察灾情,看到那些受苦的人,看到那些病痛的人,他就悲哀,或者说好像很同情一样,就落下了泪。这种就不是悲悯,而是悲伤。 

悲悯不可能落泪,也不可能流泪,所以悲伤它假装成悲悯,或者说,悲悯变成了悲伤的,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他就是那种似乎是悲悯,其实是悲伤。

悲伤是不善,悲悯则是善的。或者说,好像有些某大师,或者说某些人,他看到痛苦的过去,然后他痛哭流涕,这个是属于悲伤,而不是悲悯;或者是悲悯过了度,就变成了悲伤。

 

第三种是“兴奋假装成随喜”。

兴奋和随喜都是心的快乐、高兴、激动,但兴奋伴随着的,是心的浮动、上扬,有时候忍不住会手舞足蹈。 

而随喜,它是看到别人的成就,或者是看到别人所作的善业功德,而感到欢喜。相对比起兴奋来说,随喜它是内心的平稳高兴,而不是那种手舞足蹈的兴奋,不是那种心漂浮、浮动性的兴奋。 

第四种是“麻木假装成中舍”。

有些人麻木不仁,别人好也好,别人不好也好,别人做什么事情也好,他的心已经很冷漠了,已经麻木不仁了。然后,他还假装说:“我中舍,我的心很平等,我用平等心来去对待。”

其实,这是一种麻木,麻木只是痴与愚痴。而“中舍”,它是一种美心所,所以它们在表现上,都是对于他人的苦乐、对于他人的好坏,保持心的平静。

但麻木是没有智慧的,只是一种愚痴的表现。对于自己,对于他人,甚至对于修行,都是已经变成麻木不仁了,这不是中舍。

尽管它表现得好像是中舍,但其实是一种痴的麻木,特别是有些人出家久了就会变得麻木,这种麻木其实是他越修越失败,越修越愚痴。

 

第五种是“心急假装成悚惧”。

心急就是性急,性子很急,做事情也是毛毛躁躁的;悚惧呢,也是表现得心很急,但是它们的对象不一样。

心急,是由于没有正念,或者说他的性格、他的嗔心比较大,而表现在行为上。他是那种做事比要急躁、比较紧张。而悚惧呢?他是基于对生命、对世间、对轮回看得清楚,它对这些是没有留恋,觉得不值得留恋。

那时,他想要禅修、心急着想解脱轮回,想要精进修行的这种心态。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时常生起悚惧感,能够帮助我们精进地禅修。

而单纯地心急,是对许多事都缺乏正念,做事慌慌张张的,做事很急躁。但悚惧,它的心是始终保持一种很警醒的状态,而只想把心投入正知、正念,投入到禅修当中去。

所以在外相上、在表现上,这两种状态似乎有一点相像,但心急只是没有正念,是不善的;而悚惧是智慧的象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第六种是“无信假装成智慧”。

一个人没有信仰,对三宝没有信心,但是他假装成自己很理性、很有智慧,对于很多事情,他都持批判的态度,不去轻易地接受。

其实,无信是心灵不健康的表现,在《清净之道》里讲到:“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的心灵是不健康的。因为他偏于过度的理性一边,而对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缺乏平衡。”

什么东西他都不轻易去接受,即使他也认为,这个是对的、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他的理性阻挡着自己,导致他不轻易地去接受任何一样事物。

所以这个是“无信假装成智慧”,这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他其实是心理的不平衡,心里缺乏感性的成分,然后他把自己伪装成很有智慧的样子。

 

第七种是“批评人假装成批评恶”。

想要批评、排挤、打击一个人,他往往会去找一些对方的不足与不是,然后他假装义正严词的去批评他,好像自己要秉持公道,自己要维护正义,心中容不得任何的一点“恶”。

当他在排挤别人的时候,可以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会使用很多看似堂皇的理由,然后对这个人不断打击,这其实是一种伪装。他把批评“恶”,去掩盖自己内心的嗔恨,甚至于有时候“公报私仇”……这些都是属于这一类。

 

第八种是“粗恶语假装成斥责语”。

粗恶语,就是以难听的话去骂别人。他自己内心充满了愤怒,或是自己很生气,想要骂人。

在骂人骂完之后,他却说,我这是为了你好,我这是在帮你改正错误。其实,他在骂别人

的时候,是没有正念的;骂的时候,他是以嗔心去骂、以愤怒的心去骂人,然后他还假装成,我骂你是为了你好,我是在教你怎么做,好像是在帮助对方一样。

 

第九种是“阿谀假装成爱语”。

就是一个人阿谀奉承、拍马屁,然后假装成他说一些很柔和、很亲善的话。很多的人,都喜欢听人奉承、听人赞美。

很多女子也是这样,一被人赞美就会飘飘然。明明已经五、六十岁了,然后人家一说:“哎呀!你怎么看上去这么年轻?好像三十多岁的人一样!”接着,她就飘飘然了。

其实,这是阿谀奉承的语言,甚至于它是一种不真实的夸大语,在一般人听来会起鸡皮疙瘩的;但对方听起来内心却美滋滋的,一辈子都会记得他。

 

第十种是“不愿帮助假装成活命清净”。

这个特别是在一些出家人当中会出现,他假装成自己是正命,然后对于应该严守的也不严守,应该帮助的也不帮助;

然后变成说,对于一些施主或信众,他只是举手之劳的帮助,也假装成:“我不管你,这个是你自己的事。”这种伪装,其实就是他内心很自私,或者说内心很麻木,然后他假装成自己的活命很清净。(正命而活是出家人维生的方式)

 

第十一种是“邪命假装成帮助”。

这里的邪命,是指他(出家人)专门拿一些物品去讨好在家人,或者是帮在家人做俗事、跑腿等等。出家人是不能够以利求利,以施望施的。也就是说,某些出家人会给在家人一些好处,然后希望在家人来供养他。

比如说:有些出家人,他就喜欢看到那些在家人或施主来,特别是那些大施主,因为他们会送他很多礼品、会供养他很多东西,送他一些很精美的装饰品、美味的食物等等,这些都是出家人的邪命。然后,他假装成这个是出家人的慈悲。

或者说有时候,一些出家人去帮在家人送信、去传话,或者帮在家人做些俗事,比如为在家人提东西、去拉东西、去做一些苦力活等等。或者,出家人编制一些手工艺品来贩卖,这些都叫做“污家恶行”。

如果出家人因为这些行为,而获得了信众与施主的供养,那么他所获得的供养,都叫做邪命。所以有些出家人,他就假装去帮助在家人,或者说给在家人一些好处、给一些便宜,然后有些在家人不懂戒律,就说:“喔!这个出家人很慈悲。”然后就去供养他。

这一种,就是出家人把邪命假装成帮助,或假装成布施。讲到活命清净与邪命而活,我们必须要知道:对在家人来说,任何出家人若向你们要求,任何需要你们掏钱的东西,只要你事先没有邀请他,你没有做过邀请,或他不是你的血亲,你们不应该去供养他。

因为,如果你们去供养他,会让对方犯戒。或者说,对方会因为你的供养,他犯了邪命而活,所以这个是比库戒律的要求。特别是有一些出家人,会很无耻的向在家人要钱。

或者,在家人并没有邀请他,他自己说:“我要去你那里!”或说:“我要这些”这些话就是邪命。“你供养我机票。”“你供养我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出家人的邪命。

要平衡这一点就是:如果施主对出家人有信心,他提出了邀请。比如说:“尊者,您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向我说。”或者说:“尊者,您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我提出来。”

那么这时,出家人才可以对施主或在家人要求说:“我需要什么……”即使这样是如法的,但在家人还是要警觉,如果对方是多欲、大欲、恶欲的出家人,在家人还是要小心这些出家人。 

一般来说,出家人可以给在家人什么呢?可以给佛教书籍、佛像,或者跟禅修与佛法有关的,这些可以给在家人。但那些装饰品、精品、手工艺品等,是不可以给在家人的。

 

第十二种是“不合群假装成独住”。

有些人他一副孤独相,或者说,有些人他的人际关系很差,但他会假装成“我是独住的,我跟谁都不来往,因为我要修行。”

这个其实是他自己不合群。他的人际关系很差,大家都讨厌他。或者说,大家都不喜欢跟他在一起。由于他没有办法,于是就假装成“我是很想修行的人、很精进禅修的人,所以我不与别人交往。”这是不合群假装成独住。

 

第十三种是“离间语假装成真实语”。

有些人喜欢传那些小道消息,或者说他喜欢说三道四、传一些是非:“嗳!我告诉你……”说了一大堆。

当对方说:“你不能说人家坏话。”然而他说:“我说的都是真的!”就好像是为了对方好一样。其实,这个是他喜欢传是非,喜欢说三道四、爱挑拨离间。

他往往会假装成,我告诉你的这件事情,是真的啊、真是这样的等等。所以,这个就是离间语假装成真实语,假装成他说真话、告诉你真相等等。

 

第十四种是“不自爱假装成不执着”。

有些人不懂得自尊、自重、自爱,他的行为堕落,或者他的行为不拘小节,或者说他放浪形骸。然后,他假装成“不执着”。

这是有好一部份的学佛人,他们会是这样的,他们会拿一些不执着、不分别、不要着相等的语言与行为,来为自己的恶语、恶行作掩护。

比如说一个男的,他想去勾引一个女的;那个女的因为自己有信仰、有持戒,或她想起自己的家庭与丈夫,或者她懂得自我保护,懂得自尊、自爱,然后她拒绝了对方。

当男的知道她学佛,就说:“哎呀!佛祖都教你不要执着啊!你怎么那样执着呢?”等等。所以,这是他不自爱、不自重,却还以不执着为幌子,为自己的恶行作掩护。

往往一个人在造恶的时候,他会假装不执着。所以,你会看到那些满口不执着、不分别的人,往往是没有惭愧心、不懂得自尊、不懂得自爱的人。而真正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他做事是很有原则的,不会没有原则性。

 

第十五种是“昏沉假装成入定”。

他坐在那边混混沌沌、昏昏沉沉的,然后别人以为他在入定,好像坐得时间长、坐得很稳一样。

其实,他是坐在那边发呆、昏沉、睡觉。或者,他是堕入了浅层次的“有分”。然后他就坐在那边,似乎是坐得很安稳一样。

第十六是“掉举假装成精进”。

你会看到有些人,他禅坐的时候似乎很精进,早早他就进入了禅堂,一直就坐在那边;有时候一坐,还好几个小时。

或者每一座他都很准时去坐,但他坐在那边只是在打妄想,想东想西,妄念纷飞,或在那边作白日梦。那些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在精进禅修,看上去也坐得挺直、笔直的。

但是他的心,就是静不下来、安定不下来,总是想很多东西,妄念太多。这是“掉举假装成精进”。所以这十六种伪装,它们是很多人,特别是修行人很容易犯的毛病。

我们知道了这些伪装,就要努力地去克服这些毛病,要活出真实来,要真诚的活出自己来,不要去假装。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样的话,才是诚实、真诚的佛弟子。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萨度!萨度!萨度!    


返回拓诊卫生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快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