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诊首页>卫生资讯> 行业资讯 > 专家共论胸心血管外科的现状与未来

专家共论胸心血管外科的现状与未来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发表于:2018-11-21 11:01   2706 次阅读 

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的主题报告环节中,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前主任委员胡盛寿院士、候任主任委员赫捷院士、主任委员庄建教授先后进行报告,报告内容丰富而精彩,让现场参会者受益匪浅。本文仅对报告部分内容作一简要整理,以飨读者。


花02.jpg

胡盛寿院士  心血管外科的下一个十年:我们的战场在何方? 

心血管外科现状

胡盛寿院士指出,从1940年中国第一台心脏手术完成到现在的70余年来,中国的心血管外科白手起家,蓬勃发展。2008—2017年,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全国的医疗规模迅速增长。在这段时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单纯医疗中心向医学中心转变,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全国手术量超过3000例的心脏中心数量在此期间增长至10家,更多大型心血管中心建成。技术方面,中国心外科也取得巨大进步,手术量由143 000例/年增长至228 938例/年,获得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个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的临床研究,建立了1个全国性心脏外科数据库。 

胡盛寿院士强调,从整体层面上看,心血管病病死率持续攀升,医疗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国心外科水平差别巨大,2013年以来,我国心外科手术量增速明显放缓,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手术结构变化明显。胡盛寿院士总结了我国过去十年心外科发展的特点:(1)微创技术普及不快;(2)老龄、退行性瓣膜病逐步增长;(3)搭桥手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阴影”中求生存;(4)成人先心病治疗成长空间巨大;(5)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时代”来临;(6)血管外科将占“半壁河山”。 

心血管外科展望 

展望下一个十年,心外科的发展是否还能高歌猛进?对于未来的发展,胡盛寿院士在报告中提出了几点思路:(1)原创的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2)增加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给医生和患者更适宜的产品;(3)充分利用大样本临床队列优势制定符合国情的“临床路径”和“质控体系”;(4)培养造就“新一代”心外科医师任重道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临床能力:传统手术和微创介入技术兼具的复合型医师;学术能力: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学术型、高素质医师;人文素养:秉持“患者至上”理念,培养真正有爱心的医师;道应未来:强化数据思维训练,关注科技前沿进展,培养适应未来的“新一代”心外科医师。

小结

最后,胡盛寿院士总结认为:我国心血管外科仍“大有可为”;应对心血管外科患者结构的变化,开辟新的“主战场”势在必行;创新外科技术发展,培养高素质心血管外科医师,是中国心血管外科长远发展的生存之本。(宋亚波 整理)

专家共论胸心血管外科的现状与未来_拓诊卫生资讯

赫捷院士  胸外科30年回顾及展望

赫捷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我国胸外科的发展从建国以后到20世纪80年,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从21世纪初到今天,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而在最近的20年里,我国胸外科的发展已经从常态化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我国胸外科逐渐在世界舞台发挥重要作用,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可,国际合作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胸外科的治疗对象逐步转向以肺癌为主,新技术与新概念不断在我国胸外科领域推陈出新,胸外科诊断正在逐步向“精准化”发展,胸外科检测手段的提高带来胸外科诊疗理念的变化。胸外科手术在20世纪50年代时强调根治切除、扩大切除、清扫切除等原则,今天则同时强调微创性、功能保护、提高生命质量等。随着精准的诊断技术不断普及,早期诊断的肺癌患者也随之增加。而对于肺癌早期诊断患者而言,外科手术无疑是解决病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随着肺癌早期诊断患者的增加,胸外科治疗逐渐趋向于精准化和微创化。对于肺癌早期诊断的患者,要保证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肺组织,所以精准化对于胸外科非常重要。而微创手术具有价格合理、治疗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在我国胸外科领域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并得以快速发展。而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 快速康复理念也已经成为我国胸外科发展的趋势之一。 

虽然我国胸外科技术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发展非常迅猛,也具备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机制。但是,我们同时也面临着缺乏诊疗数据、研究成果转化率低、治疗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针对这些现状与问题,赫捷院士对我国胸外科的发展提出以下发展建议:(1)以开放的态度看待胸外科手术定义;(2)积极地探索新的医疗模式和医疗技术;(3)以战略高度重视数据建设的重要性;(4)加强胸外科的质量控制;(5)工程技术领域为临床医学发展提供技术积累;(6)新的微观观测技术的发展将为基础医学研究开启新篇章;( 7 ) 推进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8)开展符合中国疾病特点的临床诊治;(9)建立中国胸外科疾病诊治规范;(10)鼓励新技术的研究及推广;(11)推动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12)全方位建设国内国际一体的学术交流环境。 (袁昊 整理)

专家共论胸心血管外科的现状与未来_拓诊卫生资讯

庄建教授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现状与防治策略

庄建教授指出, 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病率虽然处于下降趋势,但仍然是心外科一个重要的病种。是我们国家出生缺陷的首位病种,也是新生儿和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中国CHD外科治疗进入高峰平台期。随着介入治疗的开展和产前诊断的普及,外科手术数量不太可能继续大幅增长,甚至可能进入下降通道。从长远来看,预期外科年手术量将降至60 000例左右。 

一直以来,我国CHD的诊疗缺乏全国性数据,也缺乏国内外相关的数据库对比。广东省人民医院从2009年开始把CHD的治疗情况录入欧洲CHD数据库系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CHD手术数据库,实现了CHD手术质量与评价的国际标准化。对比发现,我国CHD与欧洲CHD的形势基本一致,这也侧面证实了我国CHD外科治疗质量正在稳步提升,总体水平与欧洲地区接近。新生儿CHD外科治疗比例低,手术病死率较高,少数复杂CHD手术病死率仍较高。 

CHD的防治策略方面,庄建教授认为应该建立外科治疗团队为主导的CHD全生命周期防治体系,包括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的推广应用和CHD诊疗和随访体系的建立。 

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是为解决CHD流行病学不清、产前干预空白、产后治疗落后而制定的。内容包括产前胎儿B超检查、围产期管理、遗传学检查、产前咨询、对患儿去留问题的医学指导、对出生后患儿的评估及治疗、早期介入治疗、早期手术干预等一系列措施。应用该模式后,至2012年,患儿出生后一周内CHD诊断比例上升到80%,出生前一个月内诊断比例为90.6%。通过应用该模式,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开展产时胎儿心脏外科手术,证实了产时胎儿心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拓展产时胎儿手术适应证。 

成人CHD在我国仍然没有完全得到重视,国际数据显示,大量CHD患者可以进入成人期。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成人CHD的诊疗和管理系统。目前,成人CHD患者在我国现有的医疗体系下,需要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中间进行不断转诊,所以非常有必要建立起由心脏外科、心脏内科、影像介入科、产科专家形成的成人CHD专科团队。广东省人民医院从2009年就开始建立成人CHD的治疗组,并逐渐建立成人CHD专用病房,2013年之后,团队改变了过去由成人心外科医师来管理成人CHD患者而转变为由小儿CHD外科团队去主导,加上成人心外科相关的团队,组成了成人CHD的治疗团队。(袁昊 整理)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8年第33卷第20期)

返回拓诊卫生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快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