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诊首页>卫生资讯> 热点 > 最新资讯 > OCC 2018 | 医学大咖对话科大讯飞 如何玩转人工智能+医疗

OCC 2018 | 医学大咖对话科大讯飞 如何玩转人工智能+医疗

来源:同花顺上市公司整理     发表于:2018-06-08 17:12   1637 次阅读 

6月1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18)”开幕式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作为医学界顶尖会议,在十二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在人工智能已成为时代浪潮的今天,医疗如何拥抱人工智能也成为本届大会的主要议题,大会首次举办人工智能医学论坛,科大讯飞(002230)作为科技界领军企业之一受邀出席。

OCC 2018 | 医学大咖对话科大讯飞 如何玩转人工智能+医疗_拓诊卫生资讯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表示,心血管病发病率仍处于上升状态,除了加强临床工作、提高科研水平、推动医学科普等,还要积极探索如何发挥社会各界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跨学科的资源优势,共同改进心血管疾病从预防、诊疗到康复的模式,依托人工智能大幅度提升效率和准确率。

葛均波院士:晓医诊断水平达到了副教授级别

话刚落音,化身为“小葛”的科大讯飞晓医机器人来到葛院士身边,它在2017年以456分通过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评测,此次来到会场接受葛院士的检验,晓医思路清晰的对病情案例进行分析判断,葛院士直言晓医诊断专业度和速度达到了副教授的水平。

开幕式上葛均波院士与晓医互动

并有些忧心——医生未来会不会失业呢,晓医回答,它的使命就是帮助医生减轻工作负担,未来比人类更强大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掌握人工智能的人类。在谈及下一步计划时,暖心的晓医表示希望可以跟葛院士学习CTO(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因为葛院士在做CTO时特别辛苦,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还会累到手抽筋,如果学会CTO就可以帮葛院士减轻负担了,让葛院士颇感欣慰。

对于“一老一小”的对话,李兆申院士表示,多年后回顾,会发现或许这就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医学与人工智能在今天相拥,或许会为医学界带来历史性的变革。

尖峰对话:医疗AI融合之道

在接下来的院士尖峰时刻,科大讯飞智慧医疗总经理陶晓东博士作为医疗AI界的专家受邀出席,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葛均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内分泌专家宁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外科专家樊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消化病专家李兆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医学超声和电子学专家王威琪教授等六位院士,以及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广域、阿里健康副总裁柯研、IBM全球副总裁沈晓卫等人一起共同探讨医疗与AI之间的关系。

院士尖峰时刻

谈及医疗与AI的关系,陶晓东博士认为,将来是人和人工智能互助的时代,所谓的互助,是人发挥人类的特长,人工智能发挥人工智能的特长,两者充分结合起来。比如医生需要看大量的图像,实际上医生需要的是图像背后临床相关的信息,而不是图像本身,为了得到这个信息,影像科医生每天需要耗费巨大时间精力。现在成像的成本越来越低,从无关的影像中,得到有用的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

这是人工智能与医学相结合的契机,基于此科大讯飞推出了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的系统。它与众多智慧医疗产品一样可以帮助医生从重复、单调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精力去研究医学技术提升以及医疗服务改善等核心工作上来。

陶晓东博士

近些年,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取得很大发展,这也让医疗从业者产生了高于现有技术发展水平的期待,陶总引用一位名人的话“不要低估任何新技术的远期发展,也不要高估近期新技术的成果。” 人工智能也是如此。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深耕19年,始终保持核心技术全球领先,为医疗领域带来很大改善。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提升、行业大数据、与行业专家的逐步打通,在未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将会产生超乎想象的影响。

对于人工智能,院士们大多持有开放、包容、乐观的态度,葛均波院士认为,在基层区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救治效率;李兆申院士认为AI在效率和体力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他在消化内镜系统引入AI,极大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樊嘉院士认为当前AI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在综合判断上仍有欠缺。王威琪院士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弥补人类在时间、经验上的不足;宁光院士认为,目前人工智能的水平还有待提升,但大家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新事物,给它发展成长的时间,同时也不要过于神化它。

人工智能医学论坛:智慧医疗的落地之道

在下午的人工智能医学论坛上,陶晓东博士与葛均波院士、知名药企阿斯利康高管徐晶女士、以及多位心血管专家、阿里、腾讯高管共议智慧医疗的落地之道。

人工智能医学论坛

论坛刚一开始,一位专家就抛出问题:目前门诊人流较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减少漏诊,误诊等问题,陶晓东博士表示,面对大量病人的情况下,首先要把医生大量事务性工作的时间收回来,比如很多一线医生每天需要花费3-4个小时做报告,讯飞研发的语音电子病例在医生与病人交流的同时,就可以将对话形成结构化的病历,输入速度是普通医生的4倍,大大减轻了医生的文书工作压力;此外,在门诊过程中,医生与每位患者交流的时间只有两三分钟,但是在此之前,患者要等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通常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讯飞人工智能机器人(或者系统)通过在等待的时间里与患者交流,采集病情等资料,在医生看到病人的时候,已经大致了解病人的情况,就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交流更多针对病情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门诊的效率与质量了。

谈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选拔的影响时,陶晓东博士表示,2017年11月科大讯飞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医学考试领域的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医学的发展,需要拥有医学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思维的双重人才。

陶晓东:人机耦合构建医生+人工智能的梦之队

陶晓东博士发表主题演讲

接着,陶晓东博士发表《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主题报告,他从科大讯飞技术成果、产品应用及战略思路等方面阐述人工智能如何回归医学本质,解决临床问题。目前,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通过语音电子病历、影像辅助诊断、智能辅助诊断等,连接健康医疗机构与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平台,提升医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及服务能力,实现优势医疗资源公平可及,让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智能随访助手,AI慢病管理系统,AI辅助诊疗系统通过健康数据采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辅助诊断等,为基层医生全面减负赋能。

并表示,未来要实现人机耦合,构建医生+人工智能的梦之队。让60分的医生有能力去做80分医生的事情,同时让90分的医生不再去做简单重复60分医生的工作。让人工智能完成80%的事务性工作,让医生专注于医疗服务。

站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人工智能是通向未来的捷径。临床医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合作是大势所趋,更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路径,科大讯飞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注入了令人瞩目的势能,未来将朝着更深更远的方向前行,用人工智能建设更美好的世界。

返回拓诊卫生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快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