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在病理情况下,如患有肾病时,滤过膜的滤过作用会发生改变。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典型的诊断标准之... 详情
(一)肾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 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 详情
(一)病史 根据蛋白尿的原因不同追问病史要有所侧重,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癫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 详情
可能疾病
名称 | 典型症状 | 就诊科室 |
---|---|---|
感冒 | 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内科 呼吸内科 |
发烧 | 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内科 呼吸内科 |
咳嗽 | 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内科 呼吸内科 |
- 介绍
- 病因
- 预防
- 检查
- 鉴别
蛋白尿的介绍
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在病理情况下,如患有肾病时,滤过膜的滤过作用会发生改变。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典型的诊断标准之一就是尿常规检查时,蛋白尿和血尿同时出现异常,高度怀疑肾病。
正常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10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 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脏通透性增强,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都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故此期在临床上形成蛋白尿。
蛋白尿的病因
(一)肾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
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蛋白尿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根据病变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尿的组分分为两种:
①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IgG,IgA,IgM,C3,C4),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②非选择性蛋白尿:说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损伤断裂,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蛋白质,尿蛋白中,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5,半定量为+~++++,定量在0.5~3.0g/24h之间,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预后较差。
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2.肾小管性蛋白尿
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
3.肾组织性蛋白尿
又称分泌性蛋白尿。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
(二)非肾性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
又称溢出性蛋白尿,如多发性骨髓瘤。
2.组织性蛋白尿
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蛋白尿的预防
1、宜食清谈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食物,酒。
2、宜食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适量饮水、低糖、低脂。
3、所有肾病患者禁用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肾毒性药物,中药药物禁用木通、青木香等马兜铃酸类药物。
4、有水肿者应限盐,少饮水。水肿不重,可进低钠盐饮食。无浮肿不限制饮水和蛋白食物的入量,有血尿阴虚火旺者不宜用补药。
5、如有感冒、发烧、感染等情况出现,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和病情加重。
6、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心情愉快。
蛋白尿的检查
(一)病史
根据蛋白尿的原因不同追问病史要有所侧重,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癫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二)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骨骼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心、肝、肾体征检查。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血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糖尿病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三)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每日尿量2000ml定性“+’的尿蛋白量比尿量400ml定性为“+’者多,因此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观察、疗效的判定均应以尿蛋白定量为宜。
2.尿蛋白定量检查:方法较多,有巴氏法、双缩豚法,磷钨酸法、读酸一、三氯化铁法等,以双缩豚法最准确,最常用。24h尿蛋白1g以下肾小球疾病机会少,常见原因肾盂肾炎,肾硬化,尿路梗阻,尿路肿瘤及结石等。尿蛋白1~3g最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患。24h尿蛋白定量在3.5g以上者见于原发或继发肾病综合征。
(四)尿蛋自特殊检查
常用尿蛋白电泳检查,可分辨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的尿蛋白电泳检查对分型有帮助,可分以下五型:聊。IgG、IgA、IgE、IgD型。尿放免法是一种尿蛋白定性方法,尿常规阴性时,放射免疫法可表现阳性,其缺点假阳性率高。放射免疫法尿β2-m g测定对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的诊断帮助较大。
蛋白尿的鉴别
应该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
1.水肿伴蛋白尿:水肿伴重度蛋白尿多为肾源性水肿。伴轻度蛋白尿除见于肾源性水肿外亦可见于心源性水肿。妊娠期水肿、蛋白尿多见于妊娠中毒症水肿。
2.妊娠蛋白尿:一般来说,正常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10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在胎儿尿液中,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胎儿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3.血尿伴蛋白尿: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如果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病情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最终导致尿毒症。
4.低分子蛋白尿:低分子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管功能损伤,使经正常肾小球滤过的蛋白回吸收障碍所致。